宫保鸡丁是哪个菜系(宫保鸡丁是鲁菜、川菜、贵州菜还是北京菜?)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0 03:43:32    

朋友小聚,席间上了一份宫保鸡丁。

裹着红色汤汁的鸡丁鲜亮诱人,肉质滑嫩,青辣椒、红辣椒色泽相间,可赏可食,花椒的椒香味道扑鼻,鸡肉鲜嫩的口感和油炸花生米的香脆间杂,整道菜红而不辣,甜辣鲜香。

美女记者说:我就喜欢这川菜。

吃多见广的老总大哥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正宗鲁菜。

我开玩笑:其实宫保鸡丁是个贵州菜。

辣爆鸡丁

传说当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在大明湖附近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济南大明湖

路过一个农家院落,闻到院里飘出的一股浓浓香味,倍感亲切,似曾熟悉,像是小时候吃到的辣炒鸡肉的味道,却又有些不同。于是走进院中,问炒菜的男子做的什么菜。

男子回答:“酱爆鸡丁”,并热情地请丁宝桢品尝。

丁宝桢也不客气,尝了一口,觉得男子炒制的鸡丁味道十分鲜美,却又不焦不糊,口感滑爽,便请教如何才能把鸡丁做的这么鲜嫩。

男子一一作答。

回府之后,这道菜的口味、口感还让丁宝桢回味,于是就差人将男子重金聘入家中,做了私家厨师,专门烹饪这道“酱爆鸡丁”。

济南珍珠泉院内的清朝抚院大堂

男子本就是烹饪高手、鲁菜传人,成了巡抚大人的私房名厨,做起这道菜来更是精心。

于是按照鲁菜经典做法,首先选用上好鸡胸脯肉,切成方丁,用水淀粉腌制,这样才可以保证鸡肉的营养水分不丧失,炒出来的鸡肉丁鲜嫩爽滑,而不会焦糊。

现在的酱爆鸡丁是用甜面酱勾芡浓汁,而宫保鸡丁则不同。

这道鸡丁,最关键的工艺,以及和其他菜系的区别,也就在于炒制糖色。用冰糖、白砂糖,小火慢炒,待糖晶体熔化成液体,开始冒泡,慢慢地呈金黄色,这是做拔丝的糖汁。要做这道鸡丁,必须熬制到和鸡肉的血红色(枣红)一致,加点开水把嫩汁熬成“糖色”才算到位。

鸡丁滑炒出来,配上青红辣椒和炸好的花生米,挂上鲜艳的糖色出锅,这样的“酱爆鸡丁”才算是外焦里嫩,甜辣鲜香。因为丁宝桢喜欢吃辣,就让厨师改进酱爆鸡丁为“辣爆鸡丁”。

丁宝桢很喜欢这道菜,每每都用这道菜作为压轴菜来宴客,并广受大家的喜爱,因此这道丁府私房菜“辣爆鸡丁”也流传起来。

丁宝桢像

丁宝桢

丁宝桢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出任山东按察使,第二年升任山东布政使,后来平定捻军,勤王救驾,功劳不小,但也屡受挫折,仕途起起伏伏。曾国藩欣赏丁宝桢的忠勇正直,山东巡抚阎敬铭上奏保举丁宝桢接任即将退休的他,朝廷批准丁宝桢接任山东巡抚。

丁宝桢在任期间做的最轰动的事情,就是诛杀了慈禧太后的大红人太监安德海。这是同治8年,也就是1869年的事情,丁宝桢将擅自出宫的太监安德海在泰安逮捕,在济南请旨正法。

济南趵突泉

现在济南趵突泉北门关帝庙有个“蜜脂泉”,旁边的饭店有个名菜叫“密制烤全羊”。其实这个“密脂”当初可不是什么美食佳肴,而是诛杀安德海的“秘密旨意”——密旨。这也谐音“密制”、“蜜汁”。这个蜜制烤全羊当年正宗做法时刷的糖色,倒是和丁巡抚家里的私房鸡丁的糖色一脉相承。

趵突泉公园尚志堂 丁宝桢塑像

光绪二年(1976年)丁宝桢进京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被授予太子少保,兼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代理四川总督。

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是古代太子老师的称谓。其中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东宫官职,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太子安全。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上述三个官职的副职。但是后来这几个职位,并不是真正的给太子当老师,而成为相应级别的荣誉称号了。清朝时期对应的级别“太子少保”是正二品,“太子太保”是从一品。辅佐国君的“太师、太傅、太保”则是正一品。

丁宝桢获得“太子少保”的荣誉称号,也就是进入了正部级封疆大吏的级别,权倾朝野。民间尊称为“宫保”,于是人称丁宝桢为“丁宫保”,那这道随之而赫赫有名的“辣爆鸡丁”因此也就成了“宫保鸡丁”。

丁宝桢到任四川总督以后,铁腕治匪,把之前每月都有盗窃抢掠的成都治理的路不拾遗。治理四川十年,惩治贪官污吏,发展经济,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深受四川百姓爱戴。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在任上去世,享年66岁。

丁宝桢为官清廉,以至于死后竟然债台高筑,身边的随员凑钱帮他家里办理丧事。

山东父老联名上奏,请求将他的灵柩运回山东安葬,朝廷下旨:“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并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丁宝桢的灵柩运到济南,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

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二十五日,丁宝桢安葬于济南历城丁家林地原配侧夫人墓的东侧。

慈禧太后亲笔为丁宝桢书写了一幅书法“国之宝桢”。

在济南,来济南,吃宫保鸡丁的人很多,很多很多人都知道琼瑶阿姨虚构的那个大明湖的夏雨荷,谁记得为官清廉的丁宫保呢?

川菜宫保鸡丁

川菜的宫保鸡丁,源于丁宝桢到四川任职总督,用鲁菜的“爆炒鸡丁”加麻加辣,却又保留了鲁菜的精细和甜辣鲜香,因此也迅速流传开来。近代川菜红遍大江南北,蜚声海外,这道宫保鸡丁也随之遍布五洲四海。

也有的朋友并不认同宫保鸡丁源于鲁菜,认为川菜的荔枝味型自古有之。

川菜经典荔枝味锅巴肉片、荔枝带鱼等,也是采用类似的做法,咸香酸甜,味如荔枝。

川菜的发展也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的蜀国。

成都武侯祠里的诸葛亮塑像

难道那时候蜀国宰相、山东沂蒙山区出生的孔明先生就将当年鲁菜做法“王小二炒鸡”带来四川?

近代川菜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确实一路飙升,大有雄踞中华菜系之首的势头。

相比而言,失去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鲁菜精髓的“黑乎乎、油乎乎”,确实让人嫌弃,但并不能湮灭了鲁菜几千年辉煌的历史。

明末清初,辣椒传入中国。北方干燥,吃辣上火。南方潮湿,辣椒正好去湿。辣椒在四川、云贵大放异彩,也使得南方各个城市几乎无辣不欢,给人的印象好像川菜都是辣的。其实不然,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成都,就集合了全川各地美食。四百年前还没有辣椒,只有生姜、胡椒等辣味,四川人不是吃得好好的?

川菜

因此说川菜都是辣的,或者都是麻辣的,也是误区。

只是四川的麻辣这个特色太明显了。

贵州菜宫保鸡丁

丁宝桢1820年出生于贵州平远,就是现在的贵州毕节织金县,33岁考中进士,家境还好,少年时候肯定没少吃糊辣子炒鸡。因此很多人也把这道“宫保鸡丁”作为贵州菜的经典,称其源于贵州。

贵州菜

贵州菜,也叫黔菜,也是中华美食的一大流派。黔菜的三大流派:民族菜、民间菜、土司菜都是传统。而现代贵州菜,也是发挥地方特色,博采众长,推出很多闻名全国的比如酸辣蕨菜粉、凯里酸汤鱼等等,主要的特色也是酸甜、香浓,与其他菜系所不同的,辣感更醇正,口味更厚重。

贵州的“宫保鸡丁”和别的地方不同的,主要还是使用的辣椒不同。山东是干辣椒煸香、青辣椒配菜。四川有的是干辣椒炒制,有的直接就是浓厚的辣椒酱料。

而贵州“宫保鸡丁”的辣椒选用的是糍粑辣椒,用香而不辣的遵义辣椒和辣而不香的花溪辣椒混合特制的糍粑辣椒爆锅,才能炒出正宗贵州糊辣口味的“宫保鸡丁”。

国宴宫保鸡丁

当从清朝就闻名全国的“宫保鸡丁”传入北京,自然也为一干京城美食家捧为上品,御厨们根据北京的地方特色加以改良,形成北京“宫廷菜”特色的“宫保鸡丁”。

建国后这道菜屡次登上国宴大堂,成为中华菜系精品的代表。

2014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到成都,不看熊猫,首先要吃这道“宫保鸡丁”,为此在家练了好久用筷子夹花生米。

中国人民最喜欢的脱口秀明星川普同志也非常喜欢这道菜,在2017年招待他的国宴上,宫保鸡丁在菜谱里排名第三。

这道宫保鸡丁,如今依然蜚声海外,成为中餐必不可少的经典菜肴。

2018年,“宫保鸡丁”被评为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怎么区分不同的宫保鸡丁

那么,你吃到的宫保鸡丁到底是鲁菜、川菜、黔菜还是京菜呢?

让我们反过来说:

如果甜辣鲜香,鲜香为主,那是鲁菜。

如果甜辣咸香,麻辣为主,那是川菜。

如果酸辣咸香,糊辣为主,那是黔菜。

如果放之四海而皆准,标准化的工艺,那就是国宴标准的,京菜无疑。

现在很多“宫保鸡丁”,也是徒有虚名,根本不讲究。

这些民间派创意菜系菜式,有用鸡腿肉的,有放黄瓜的,有放青豆的,有的直接用辣椒油、豆瓣酱的。

谁还讲究“肉不方不食”?

你能看到一个宫保鸡丁是切成四四方方鸡肉块的么?

如果啥也不讲究,你还觉得好吃,你还纠结它源于哪里干啥?

相关文章:

苹果id停用了怎么激活(三招解决Apple ID停用问题)02-22

虾仁玉米胡萝卜怎么做好吃(十只虾,一搓儿玉米,教你独门补钙小零食)02-21

鸡杂面怎么做好吃(重庆小面酸辣鸡杂面臊子的做法与配方)02-21

广东椰子煲鸡汤的做法大全(味道清甜,营养滋补)02-21

鸡米饭的做法(做出比外卖还好吃的黄焖鸡米饭)02-21

娃娃菜怎么炒好吃又简单的方法(娃娃菜这样炒口感清脆爽口酸辣下饭)02-21

电脑打不开机怎么办呢(这些解决方法你知道多少)02-20

电脑显示器黑屏或显示无信号的原因02-20